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推进绿色机场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7-15 16:24:3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思想,浙江省机场集团于2020年启动了绿色机场建设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并将“绿色机场建设”作为集团“持续深化对标、全面提升管理”专项行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舟山机场积极践行集团工作部署,全面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任务,持续推进绿色节能建设和能源综合管控,通过内学业务先进、外追行业标杆,对标深圳机场和杭州机场,重点突破、积极作为,有序推进绿色机场发展重点项目,在资源节约、能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01 绿色机场建设的具体实践

★ 建设投运APU替代项目。该项目采取集团内部融资租赁新模式建设,开创了集团内部融资租赁业务和兄弟单位协作的先例,项目于2021年2月份签约,11月9日正式投运。在零投入的情况下,年增加桥载设备收益约60余万元,拓展了机场航空主业营收渠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舟山机场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运用循环冷凝水结合强排装置,解决了空调冷凝水横流肆溢通病,消除了机坪积水、积冰风险。此外,舟山机场顺势而为、积极突破,自行开发桥载计量智能收费系统,首次实现民航业内靠桥信息自动采集和设备运行实时监控,一键式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功能,被集团评为数字化改革列为优秀项目。

★ 地面保障车辆“油改电”。舟山机场全面梳理特种保障车辆的情况,一方面组织实施车辆尾气改造,另一方面陆续购置各类型新能源车10辆。此外,加速场内充电设备建设,现已完成飞行区内6台充电桩建设。截至2022年5月底,舟山机场区域内已累计建成低压充电桩27台、高压2台、直流快充7台,总功率1218KW,可满足各品牌各类型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

★ 节能改造项目。舟山机场统筹规划,于2021年9月完成对能耗较大的航站区路灯、候机楼照明等光源的全面节能技改,消除长明灯。共计更换LED光源500盏,安装声、光、电子控制装置30套,其中飞行区内LED照明覆盖率达100%,改造后年节约电费50万元。此外,在满足民航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舟山机场开展了对场区内部分高杆灯光源技改实验,自主创新,实现各区域照明单独控制,进一步节能降耗。

02 绿色机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舟山机场以“资源集约节约、低碳高效运行”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建设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项目,探索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方法,持续推进绿色机场建设项目落地。2021年度,舟山机场在集团绿色机场建设考核中取得中小机场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同时,相关工作成果在舟山市生态环境建设官方平台上宣传推广。2022年以来,舟山机场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飞行区高杆灯改造、空气监测站和光伏发电等项目,1-4月份“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7%。

03 绿色机场建设的有益经验

在持续推进绿色机场建设过程中,舟山机场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

“科学规划”是重要保障。绿色机场建设是系统性的工作。舟山机场高度重视,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降低能耗、集成资源”为主要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并印发了《舟山机场蓝天保卫战联合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舟山普陀山机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舟山普陀山机场绿色机场建设计划》《舟山普陀山机场有限公司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为绿色机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积极创新”是提升手段。舟山机场在绿色机场建设工作中,坚持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方法,用创新思维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是通过整合能耗数据,实现对机场各类能源的集中管理、统计和分析,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的建设应用,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对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研究光伏项目在本场的可行方案。三是创新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在资金来源方面探索合同能源等投融资模式,积极融合外部资金投入绿色机场建设项目,提高盈利能力,减轻机场资金压力。

“树立意识”是发展需要。舟山机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绿色共享经济发展。积极开展绿色主题宣传活动,向旅客和员工发放“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知识”手册,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此外,通过在停车场建设投用充电桩设施、引入公交车进场等多项措施,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引导旅客树立绿色出行理念。(林明光)